在2014年,世界上失去了兩位偉大的演員,一位是Philip Hoffman(以柯波帝一戲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),另外一位則是羅賓威廉斯。這兩位演員,都以堅定的面貌出現在螢光幕前,在私底下都被朋友形容為是可靠的、開朗的和富有知識的。而他們的生命也都與毒品糾纏不清,最終走向令人唏噓的死亡結局。
他們剛好是兩位我非常喜歡的演員,遺憾之餘我搜尋了一些有關他們的訪談。在生前的訪談中,他們不約而同提到,有時候他們很孤獨,因為作為演員的他們,不能輕易地被人們接納安靜沈默的一面。
隨著開始自修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,隨著看了越來越多的書和文章,也隨著發現自己的內在因著外在環境的變化,有著衝突且反覆的面向,我發現有個名詞深深地困擾著我,那就是「內向」。
我或許不是傳統鐵板一塊定義下的「內向者」,我在公眾前講話會緊張,但不會逃避;我不是一顆金頂電池可以不斷自嗨,但我敢直視他人的眼睛聊天;我可以在舞會裡跳得大汗淋漓,但下一秒回頭拿起自己的手機打下一首詩。
你們會怎樣定義這樣的我?又,你們會怎樣定義和我一樣的你?
Susan Cain在演講以及著作中提到內向者並不一定會表現出「害羞」的外在表徵,。「內向」這兩個字更多指涉的是,一個人如何面對外在刺激做出回應。內向者感受到他們最具有創造力和生產力的時候,是在他們獨處之際。這並不是指內向的人無法團隊合作,而是在將獨處時所產生的智慧結晶帶回社會之前,他們需要一段沈澱的思考時光。
Susan舉出了許多世界偉人如佛陀、甘地、達爾文、歐威爾等,都曾或多或少描述自己傾向安靜而專注的環境,但他們都不是離群索居者。在他們想出能夠解決人類問題的方法,或是撰寫出影響後人的著作後,他們都會返回人群,以溫柔但堅定的音量告訴世人他們的想法。
我們的世界容易對內向者產生偏見的原因是,學校和工作場域大多是為了外向者設計的。但,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那麼多外向者嗎?Susan舉出了一個驚人的科學數據,每三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內向者。從這個數據能更進一步推回榮格的人格分析理論,他說:「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純粹的外向或內向者。」
是的,事實是,我們既內向又外向。
如果要說我有一個夢想,那便是這個世界能夠坦然接受各樣的人用適合自己的方式生活。這實屬不易,我們在有意無意間,對他人加諸了許多由自己衍伸的期待,當期待不以自己所規定的形式呈現時,便容易感到恐慌。但其實不需要這麼辛苦的。
若你願意,下次看到一位同事或朋友靠在牆邊安靜的閱讀或是發呆,能夠不多揣測他是心情不好,或是不想理會別人,而知道他只是以一種自在的面貌生活著,那麼,我們就多遠離了扭曲的團隊行動一步。若你願意,在一個平常活潑吵鬧的朋友突然安靜下來時,上前問一句需要聊聊嗎?那我們或許就能多遠離那些令人心碎的神經痲痹品一步。
我渴望被瞭解,也渴望被接受。但在被瞭解與接受之前,我得先瞭解和接受別人內心的樣貌,儘管那可能會為我帶來不安,儘管那可能一開始不是我能掌握的面貌。但當一顆心被認真對待之際,它會變得柔軟與開放,接著,它會被接受與接受別人。
最重要的是,當我們擁有接受別人的能力,與被接受的承諾時,我們就會快樂,進而勇敢且自信地在這世界上活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